建議大家可以去看遙遙IG的奢侈品背後的真相影片。
一兩年前當我開始讀到相關類似(奢侈品背後真相)的新聞時,老實說並沒有很訝異; 好像內心深處大概一直都知道奢侈品的世界當然是如此運作,才會變成如今樣貌的感覺。
但我也立馬想到當時才剛買不久的粉色Dior包(花了我台幣十五萬)我相信現在又漲價了。覺得自己花了這麼多錢買的既不是工藝也不是傳承,而是品牌的名字,及「優越感」。
人家都說,「奢侈品牌真正的客群並不是有錢人,而是想要看起來有錢的人」。
如果買這樣的包帶給我們喜悅、滿足跟價值感,那當然買!但我們也可以讓自己透過每一次的消費行為,覺察內在真正的感受。
如果買這個包,必須犧牲生活其他層面的用度,或甚至不是為了自己買,而是為人了讓人們瞧得起自己而買,那或許那些人也不是我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。
我走過那些愛買奢侈品、為了買包買鞋不吃飯的荒唐歲月,現在回頭看來,當時的我依然”沈睡”著。每個月花上萬塊不是真正投資自己,而是ego需要的錯覺。
但也是有曾經的這些經歷,我才能成為此刻的自己。我覺得當時那樣的我,也好可愛。我用自己的方式在跟社會抗衡、跟生命戰鬥。但現在我不需要這樣了。
我知道我的存在就是充滿價值的。
我在生命中的各個層面我都感受到愛跟被珍惜。
我的生活每天都很豐富,每天我都在做我認為真正有意義的事(不管工作還是休息都很有意義)。
如果造物主要給我美包美鞋我當然收,但我不會再對這些東西有執著。反而當我如此的看待人生跟物質時,我自然要什麼有什麼。
我想,這就是豐盛意識🔥💗✨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