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化:恐懼與禮物

老化:恐懼與禮物

我們對世界的批判,往往會反過來成為對自己的限制。


過了三十歲,我發現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。社會規範總是悄悄壓在我們身上──幾歲該結婚、幾歲該有小孩、幾歲該買房……雖然我的父母沒有強加任何壓力,但當身邊的人都照著這些「標準答案」走時,自己選擇不同道路,就會顯得格格不入。


最近,我也開始直視「老化」的恐懼。

小朋友天真地看著我說:「你是阿姨、甚至是老人。」那一瞬間,我才意識到:原來被貼上「變老」的標籤,竟是如此難受。年輕時,我們可能還會偷偷取笑「怪阿姨、怪叔叔」,覺得自己永遠青春。但當這些詞真正落在自己身上時,才發現老化帶來的不安是如此真實。


然而,恐懼並不是老化的全部。

老化同時是一份禮物。

因為老化,我們才會有回家的那一天。

因為日子一天一天過去,我們才會累積經驗、擁有智慧,並能將這些生命的禮物帶給他人。如果時間靜止不動,便不會有體驗,不會有故事,也無法分享與啟發。


所以,與其糾結於「年齡」帶來的標籤,不如在每一個當下,選擇不嫌棄自己、不否定自己。為自己正在做的事、已經累積的一切感到滿足。

這或許就是人生最大的智慧,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共同學習的課題。